春節(jié)征文系列之——記憶中的那些“年”
發(fā)布時間:
2016-02-29 16:26
來源:
奧山世紀城K-2-2
徐漢香
一年又一年,百年千年中國年,讓人好愛戀!新中國剛剛誕辰,父輩們肩負著上有老輩、下有兄弟姐妹的生活重擔,背井離鄉(xiāng),成為早期農民工被市民化落戶在大漢口的城里人。過年啦,離家的游子歸心似箭,整理好行囊,踏上回家的路,與家中的父老至情團聚,這就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(tǒng)—百孝為先!
萌萌的兒時盼著新年、穿新衣、食美味,走親訪友去拜年,生活中的衣食住行,濃墨重彩譜寫在新年。
記憶一、新年新衣
話說心靈手巧的媽媽,平日里三班倒,下班后辛辛苦苦、費盡心思縫制新衣,她用不同顏色、不同圖案、根據布料的大小,裁剪成不同形狀廢棄布料,七拼八斗用手工縫制而成,一件漂亮的百花衣做好了!還有新鞋,是用漿糊把廢棄的布頭一層一層均勻黏在一起、曬干、比劃著腳的大小、下料、納鞋底、做鞋幫、上鞋、經過如此多道工序后,新鞋做好啦!最后一道工序還得將做好的新鞋里塞滿布頭定型,心隨媽媽一針一線,期盼一天又一天穿上新衣新鞋過新年。
記憶二、新年食美味
過年啦,村里安排撈魚、殺豬,家家戶戶都燙豆絲、打糍粑。難忘奶奶用小砂罐遞進灶里煲母雞湯,每日里趁奶奶在灶臺上燒飯,趕緊用長長的火鉗把兩塊糍粑伸進灶里,看著紅紅的灶里的糍粑慢慢股起…冒汽…焦黃、細膩、柔軟、香淳的…,平日里最愛的就是家鄉(xiāng)的鍋巴粥那個香啊!再配上奶奶夏季曬制好的醬刀豆那個酸哪!記憶中刪除不了的懷念!
記憶三、行走在漫長的回鄉(xiāng)路
60年代初,每到過年回鄉(xiāng)的路總是那么的漫長。天沒亮早起來,沒出租,沒早班公交、徒步一小時到碼頭,登上兩層樓的小輪船,輪船嗚—嗚—鳴笛順流離岸,每隔一兩小時老船工拉著嗓門報著站名:葛店到啦——陽邏到啦——葉家洲——團風,經過近四五個小時在長江的搖曳,擠擠卡卡地上了岸。距離換乘客車還有七八里地,老爸讓我坐在籮筐一邊,另一邊放著行囊挑著,來到擁擠的候車室,嘈雜的乘客背著包裹一撥又一撥的不斷涌進站口,等啊等!客車顛簸近一個小時到小鎮(zhèn),還得走七八里地的崎嶇山路才能到家,繼續(xù)坐籮筐里唄,爸爸肩上的小扁擔就那么一閃一閃,到老家了,堂屋里煤油燈已經都點亮了。
到了70年代初,回家過年進步啦!媽媽單位領導特別安排一輛“武漢嘎斯”護送全體職工回鄉(xiāng)過年,到了臘月二十九,三十,天下著雨和雪,夾著凜冽的北風,清晨四五點,一家人感到集合點,爬上車斗,占據有利位置,若稍晚了,連駕駛室的頂棚上都擠滿了,你也只好從武漢站到老家,汽車大約六七點出發(fā),一路顛簸到黃岡,沿路走,沿路停車下人,到我們那站差不多下午三四點,那會車還開不到村頭,到家沒個準點,每每到了那會,外婆就早早地冒著寒風等候在村頭,只到看著我們回家。
如今回老家,那可是說走就走,開著小車2小時左右的時間,聽著車載CD里悠揚的音樂,欣賞著從城市到農村美麗變遷,呼吸著鄉(xiāng)間泥土氣息和油菜花香芬芳,小車不覺到了家鄉(xiāng)門口的小池塘。
從記憶中的那些年到如今,我們的生活從衣、食、住、行都發(fā)生了質的飛躍,祖國篳路藍縷,繼往開來,幾十年來,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是真真切切、有目共睹地感受到我國社會經濟的發(fā)展和人民生活的巨變。憶往昔、看今朝,人民在習大大的帶領下實現更加美好的中國夢!
下一頁
相關新聞
工匠兔APP
宏宇學院培訓系統(tǒng)
微信服務號
微信公眾號
Copyright ? 中晟宏宇工程咨詢有限公司